首页 > 最新动态 > 【2025全国两会声音】协会会员企业建言献策
最新动态
【2025全国两会声音】协会会员企业建言献策
2025-03-058

图片

2025全国两会声音
协会会员企业建言献策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分别于2025年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召开。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值此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代表委员们以承载民意、凝聚共识的议案提案“上会”,将在集思广益中出实招、献良策,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北京软协策划推出“2025全国两会声音”,倾听来自数字经济领域会员企业的建言献策。



陈杰 百望股份创始人、董事长

陈杰.jpg

打造标杆性行业垂类大模型,用AI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首先,加快行业垂直大模型的技术更新和实际应用。建议政府能支持头部拥有高质量数据资源的企业,牵头联合行业企业建立各行业、各领域的行业垂直大模型生态系统。实现行业数据合规、互联互通、收益共享的多赢局面,为行业垂直大模型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其次,“Data+AI”双轮驱动,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建议真正打通政府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融合共享,通过“数据+智能”来释放数据的价值,实现数据质量的持续提升和智能应用的良性循环,确保数据实时、动态、真实、全面,最终实现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目标——“以数据驱动决策”,推动我国向新兴产业高质量转型。



陈炎顺 京东方科技集团董事长

京东方.jpg

“第N曲线”:加速产业深度融合创新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当下,全球显示产业正迎来新一轮技术革新,物联网与AI应用不断落地,加速显示产业与各新兴产业间的协同创新。以“屏之物联”战略为基石,京东方创新提出“第N曲线”理论,积极探索契合场景需求的多元增长极,推进产业从“屏联万物”向“万物智联”的全新生态加速迈进。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是未来发展的关键。京东方将持续发挥产业引领作用,以技术创新为先导,积极布局玻璃基封装、钙钛矿光伏等前沿领域,持续深化AI+战略,携手全球合作伙伴,构建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球科技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高念书 亚信科技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
cb5a653d27d42903a81db76cdd77c71.jpg

数智赋能新质生产力,构建科技自立自强产业生态体系

站在“十四五”与“十五五”交汇之际,建议从国家宏观到企业微观层面,立足“科技、出海”两个基本点,加快建设新质生产力、寻求经济新增长:聚焦大模型、5G专网、数据要素等关键领域,加速构建“技术攻关、场景落地、生态协同和人才培养”四位一体的创新发展格局,形成国家级的大模型和5G等创新联合体,助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兼顾国家、行业、企业维度,筹划建立中企出海联动机制,以协同合力,促进市场开拓,保障中企利益。亚信科技作为“数智化全栈能力提供商”,将紧贴高质量发展主线,发挥软硬件“产品+服务”优势,兼顾国内+海外市场,加快赋能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雷军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image.png

建议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切实治理“AI换脸拟声”

为更好地推动人工智能终端产业规范发展、协同发展、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巩固增强我国智能终端及消费电子产业竞争优势。建议:健全人工智能终端标准体系,引导产业良性发展;强化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协作,构建应用协同生态;加大人工智能终端支持力度,推进产业创新发展。

人工智能(AI)深度合成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Al换脸拟声”在影视、广告、社交等领域广泛兴起,成为社会喜闻乐见、传播力强、易成热点的技术应用。但同时也看到,“AI换脸拟声”不当滥用造成了违法侵权行为的重灾区,带来社会治理等风险。AI深度合成技术所需素材获取便利、技术使用门槛低、侵权主体及其手段隐蔽性强等特点,给治理带来较大挑战。建议:加快单行法立法进程,在安全与发展并重的基础上提升立法位阶;强化行业自律共治,压实平台企业等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加大普法宣传的广度力度,增强民众的警惕性和鉴别力。



全刚 石头科技总裁

科技企业应持续以创新为驱动,引领智能生活新潮流

科技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引擎,更是引领行业变革的关键力量。于石头科技而言,我们始终将科技创新置于首位,致力于通过前沿技术的突破,为用户带来更智能、更便捷的生活体验。从智能清洁技术的不断迭代,到机器人技术的深度探索,我们以科技为笔,持续书写着创新篇章。

科技创新不仅是技术的迭代,更是思维的革新。我们坚信,真正的创新源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和对未知领域的勇敢探索,每一次技术突破都可能引发生活方式的变革。石头科技始终致力于将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用科技的力量解决生活中的痛点,提升生活品质。

未来,石头科技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探索更多应用场景,为全球用户创造更多价值。



邵宗有 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
中科星图.jpg

强化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支持,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作为全球科技竞争的前沿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亟需政策引导、技术协同与生态共建,建议以空天信息融合为抓手,推动全产业链提质升级。 

在商业航天领域,建议加速天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加大对各类商业星座的建设扶持力度,完善遥感探测、导航通信、空间计算等核心能力,为应急减灾、生态治理、智慧城市、立体交通等场景提供高精度、高时效数据支撑。通过深化“通导遥”空天信息一体化应用,创新即时遥感、手机用天等新型应用模式,赋能农业现代化、双碳管理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释放空天信息技术的民生价值与经济潜力。 

在低空经济领域,建议进一步加大政策和管理创新,突破空域管理、标准统一等关键瓶颈,推动空天信息平台与低空运行体系深度融合,高度重视天基能力和空基能力的综合运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做到相互促进、相互赋能。建立低空三维底板场景、无人机飞行规则等专业规范,研发智能化管控系统,精细化规划低空适飞空域及航线,利用低空网格计算等手段监管飞行活动,实现无人机飞行冲突预警与处置,优化空域资源调配效率,保障低空飞行的安全;加快空天信息、高精度定位等技术在低空政务巡检、物流配送、城市立体交通等场景的规模化落地,构建低空经济场景“培育-管理-运营”协同链条。 

同时,鼓励跨领域协同创新,支持产业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联合攻关高性能星载AI计算载荷、空天大数据处理等核心技术,依托开放共享的数据平台促进多源信息融合,孵化“卫星+无人机”“导航+无人系统”等新兴业态,形成技术外溢与产业联动效应,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可持续增长动能。



施水才 拓尔思董事长

拓尔思施总.jpg

深化AI和数据要素创新应用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人工智能正朝着顶天立地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技术上的不断突破,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目标越来越近,另一方面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出现了普惠化的新趋势,为了占领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的制高点,建议在高端通用大模型和行业普惠小模型方面要两手都要硬,同时建议在确保安全可控的前提下适当放松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监管,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同时,数据要素创新应用进入了深水区,需要推动数据和场景开放,推动数据资产入表和数据资产化、证券化的进程,需要关注数据资产化的潜在风险,如数据泡沫和数据安全问题,并采取相应监管措施,要制定和完善数据出海的规范和标准,明确民营企业在数据要素市场的同等地位。

拓尔思以“数据+智能”为发展战略,希望通过我们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和数据平台为我国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隋国栋 值得买科技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

值得买2.png

加快发展AI新质生产力,推进消费产业更高质量发展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驱动力,AI(人工智能)正在各行业快速落地应用,其中在消费领域,AI的深度应用正在为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巨大活力。从值得买科技自身实践看,实施“全面AI战略”,以AI全面赋能业务发展和管理运营,不仅能够极大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有效激发消费潜力、提振消费活力,促进整个消费市场的繁荣;而且能够有效促进品牌与消费者的更精准匹配,让供需两端的深度交流和双向互动成为可能,从而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同时,值得买科技还正通过与外部多领域伙伴共建AI生态,为各行业、各企业探索新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提供支撑,以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加速消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谭飞艳 超图软件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超图.jpg

聚力AI融合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作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引擎,空间智能软件技术能够为数字经济、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一是应加强对地理信息企业在AI技术研发和应用上的支持力度,以促进AI技术在自然资源管理、智慧城市建设和低空经济开发等领域的深入应用,从而推动AI产业的健康发展生态。二是需要持续增强对信创产业的扶持,促进国产GIS软件、CPU和数据库等核心技术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以此提升整个产业的附加值。三是应进一步增加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支持,积极鼓励我国地理信息企业“走出去”,参与制定国际标准,以此提高国际竞争力。



相昌峰 转转集团联合创始人、采货侠总裁

转转集团.png

推动二手商品出海,提升我国在全球循环经济中的影响力

得益于政府对循环经济的倡导和对民营经济支持,近几年国内二手产业得到迅速发展。目前,作为全球最大二手商品市场之一,我国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和丰富的二手物品供给。在流通过程中,二手物品也有着严格的质量检测标准。海外市场需求和潜力巨大,因此二手物品供应链出海成为必然趋势。当前二手物品的出海受制于品牌商确权、通关税率和复杂的交易链路,使得出海难以规模化,尚未充分发挥出我国在全球二手物品流通中应该扮演的重要角色作用。希望相关政府部门能联合头部厂家品牌、二手平台共同探索开展出海试点工作,探索出二手物品便捷化出海路径,从而实现国内二手物品合法合规、高质高效地出口。推动二手供应链行业出海,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循环经济产业中的影响力与竞争力,更能够促进二手行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合作发展。



姚劲波 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董事长兼CEO

姚.jpg

加力政策精准滴灌,推动人工智能从“通用”到“行业专用”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正处于“前沿研发突破”与“行业应用爆发”并行的关键时期,但在传统服务业的智能化转型过程中,仍面临前期投入高、见效周期长、小微企业推广难等问题,影响了行业升级的速度和深度。姚劲波建议,需要政策支持精准“滴灌”,加速人工智能从“通用”向“行业专用”转化,推动民生服务智能化升级。建议在人工智能应用端推广场景应用补贴、算力券补贴等激励措施,降低传统行业使用AI技术的门槛;设立专项债、银行专项贷款,为传统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长期资金支持。

2024年餐饮行业数字化率达53.9%,零售行业为60%至80%,但家政行业的数字化率仅为10%。姚劲波表示,数字化、平台化发展是行业规模化、智能化升级的重要牵引力,建议政府打造“头雁效应”,支持传统服务行业头部平台企业上市融资,强化平台赋能中小微企业的作用,带动行业整体升级。此外,政府主导、企业和职业教育机构应协同发力,形成可复制的经验模式,共同提升劳动者的“智能化素养”。

通过政策引导、技术赋能、人才培育的“三维攻坚”,将加速传统服务业数字化升级,当保洁阿姨会用AI排班、房产中介善用VR带看、月嫂懂得分析健康数据时,传统服务业将真正迈入智能时代。



袁正刚 广联达董事长、总裁 

896deafcbcfa87a76cb8ccbbff57a33.jpg

AI赋能建造精细化,助力打造“好房子”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催生新一轮技术创新与产业变革。建筑行业AI大模型通过深度学习海量行业数据与复杂信息,已展现出优秀的建筑文本理解与三维模型生成能力。

以AI大模型与BIM平台为核心构建行业数字底座至关重要,有助于实现设计-算量-施工全流程数据贯通,筑牢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基础。运用AI技术重构工业软件,能够快速实现智能化升级,提升生成式设计、施工计划智能优化,安全风险预测与辅助决策等关键能力,赋能工程项目实现高水平设计和精细化施工,打造优质建筑产品,交付好房子,更好满足数字时代人民群众对智能化、绿色化居住环境的新需求。建议出台相关政策,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产业效能跃迁,助力建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赵永杰 东方通董事、总经理 

东方通(1).png

推进自主核心技术攻关与融合创新,推动数字经济建设

当前人工智能作为数字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备受关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化革命正在重构全球生产力格局。作为科技企业,东方通正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创新应用,并结合客户需求推进产业化落地。面对当前全球化技术竞争的发展趋势,我们深刻感受到,智能化创新在数据层面和软件基础设施层面,更需要加大和加强自主核心技术的攻关与创新能力支撑,以打破局部技术封锁,快速形成竞争优势;从产业推进看,需不断加快推动基础软硬件、云计算、网络信息安全等关键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创新,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链,培育产业创新生态,推动智能化的持续发展;最后,建议开放关键行业场景,增强供需对接与协同创新,推动智能化技术成果在多领域的交叉复用,让“自主核心技术突破与融合创新”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周鸿祎 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 

832991dbae478034c15eafa5825d55a.jpg

探索大模型安全新解法,护航数智创新发展

打造安全大模型来解决大模型的应用安全问题,应由既懂安全又懂AI的企业牵头,通过以模制模的方式实现。呼吁国家对大模型发展实行柔性监管,更加包容审慎,这样中国人工智能才能实现更长远的发展。呼吁国家从政策上支持采购安全服务,特别是鼓励采购 SaaS化安全服务,实现安全的普惠。

筑牢网络安全根基,是为大模型发展铺路;而解决AI应用安全与幻觉问题,则是让技术真正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期待与各位共同探讨,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安全与创新协同之路,为数字中国保驾护航!

END





HISTORY
/往期推荐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