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要闻
数据企业基础制度建设研讨会成功举办——北京市数据企业评估分析体系暨标准编制工作稳步推进
产业宏观
推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科技部这样部署
工信部:征求《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2025年版)(征求意见稿)》的意见
北京:开展2025年北京市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申报和2022年度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复核工作
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北京分赛专家征集
行业动态
2024年上交所支持企业发行科创债5105亿元
腾讯混元发布5款开源3D模型
报道称阿里巴巴CEO吴泳铭主张在阿里现有业务中全面实现“AI化”
“深度原理”完成亿元级Pre-A轮战略融资
松延动力获得超亿元A+轮融资,加速工业机器人业务拓展
国际视野
英特尔宣布新CEO陈立武,华人掌舵美国四大半导体巨头
OpenAI 向美国政府提交 AI 行动计划提案
欧洲科技巨头联名呼吁设立主权基金 以加大人工智能、芯片等投资力度
产业观察
聚焦2025两会:17位两会代表热议AI, 近40项人工智能热点提案
协会要闻
数据企业基础制度建设研讨会成功举办——北京市数据企业评估分析体系暨标准编制工作稳步推进
2025年3月13日下午,由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主办的数据企业基础制度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知识产权大厦成功召开。研讨会以“北京市数据企业评估分析体系暨标准编制研讨”为主题,旨在推动北京市数据企业评估等基础制度建设,为数据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标准制度支撑。来自政府部门、科研机构、数据企业等领域近三十位专家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数据企业评估体系的建设思路与实施路径。
具体详见:数据企业基础制度建设研讨会成功举办——北京市数据企业评估分析体系暨标准编制工作稳步推进
产业宏观
3月20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科技部副部长林新介绍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有关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等方面的提问。林欣表示,去年以来,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北京市,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加大统筹支持力度,加强国家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在北京的布局建设,支持北京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加快建设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推动“中关村24条”先行先试措施全面落地,支持开展外资研发机构等新的政策试点。在各部门和北京市共同努力下,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北京在基础研究人才密度、投入强度等均居全国首位;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科技服务业等领域形成万亿级产业集群。
为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我们在《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2024年版)》基础上,结合智能制造发展实践,进一步修订形成了《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2025年版)(征求意见稿)》
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推荐和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复核工作的通知》(工信厅企业函〔2025〕77号)要求,依据《北京市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管理办法(暂行)》(京经信发〔2023〕82号),为提升本市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水平,积极培育一批市级和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现就组织开展2025年度北京市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申报工作和2022年度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复核工作。
为做好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北京分赛专家委员会筹备工作,提升竞赛评审工作水平,按照竞赛工作计划,现向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协办单位以及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科研院所、高校机构等社会单位征集竞赛专家,相关专家应在北京分赛16个赛道的数据技术、应用、产业、市场等方面具有权威造诣,经审查后纳入竞赛专家。
具体详见: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北京分赛专家征集
行业动态
记者从上海证券交易所获悉,2024年上交所共支持424家企业发行科创债,规模合计5105亿元,同比增长68%。上交所表示,作为一种创新融资工具,科创债设立以来,凭借其高效、灵活的融资特性,在交易所债市稳健扩容、加速发展。截至2024年末,上交所科创债累计发行规模已近万亿元。
目前,央企是上交所科创债市场的主力军,2024年全年市场发行量占比45%。同时,越来越多民营企业也参与其中。2024年,上交所民营企业发行科创债规模同比增长51%。(新华网)
3月18-19日,混元3D开源日活动持续2天,腾讯混元一次性开源了5款全新的3D生成模型。其中,运用了腾讯自研3D生成加速框架FlashVDM的3款模型,实现了秒级3D资产生成,较今年早些时候开源的Hunyuan3D-2版本提速30倍左右。本次开源活动中最大的亮点便是实现秒级3D资产生成的3款Turbo加速版模型,包括Hunyuan3D-2 Turbo、Hunyuan3D-2mini Turbo及Hunyuan3D-2mv Turbo。(智东西)
据悉,AI for Science(AI4S)企业深度原理Deep Principle宣布完成亿元级Pre-A轮战略融资,本轮投资方包括联想创投、联想之星、锦秋基金、BV百度风投、启高资本,公司股东高瓴创投与线性资本持续追加投资,明德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加速公司ReactiveAI技术平台在新材料、能源、医药等关键领域的产业化落地。(36氪)
据报道,阿里巴巴CEO吴泳铭主张在阿里现有业务中全面实现“AI化”。阿里所有部门已被告知,他们2025年的绩效将通过如何利用AI促进增长来评估。淘宝和天猫在内的核心电子商务部门被鼓励采用更多的Ai技术。各团队正在与通义千问的工程师密切合作,共同开发能够提高效率和用户体验的功能。知情人士称,该公司还在开发一系列AI原生应用,其中一些可能会在今年推出。(财联社)
松延动力专注于工业和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与销售,产品涵盖双足人形机器人、仿生人形机器人、运动员N系列、通用人形机器人E系列及交互机器人Hobbs。其人形机器人N2以高性价比著称,售价在十万以内,已获得超500台订单。近日,松延动力宣布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此次融资由华强资本和彬复资本共同投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拓展工业机器人业务,加大智能机器人研发力度,提升产品竞争力,拓展市场份额。
国际视野
在上任CEO帕特·基辛格辞职3个月后,英特尔今日宣布,已任命陈立武(Lip-Bu Tan)为新任CEO,任命于3月18日生效。陈立武将成为英特尔7年来第四任常任CEO,也是英特尔历史上第一位华人CEO。????自此,美国芯片企业中,英特尔CEO陈立武、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AMD董事长兼CEO苏姿丰、博通总裁兼CEO陈福阳、MPS芯源系统创始人兼CEO邢正人、安霸总裁兼CEO王奉民等,均为华人。
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近日向美国政府提交了其关于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的建议。据悉,这份战略报告由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主导,旨在制定美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方略。OpenAI的提案来源于其今年一月发布的经济蓝图,涵盖了国家安全、基础设施和能源等关键领域对人工智能的应用。这些建议详细阐述了美国应如何保持其在人工智能产业的领先地位,并着重强调了中国在该技术领域快速发展和部署所带来的潜在挑战。(金融界)
财联社3月17日电,空客集团、达索系统及逾90家欧洲中小型科技公司与行业团体,于3月14日联名致信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呼吁欧盟设立主权基础设施基金,以加大公共资金对人工智能、芯片等尖端技术的投资力度。联名信指出,“欧洲必须重拾主动权,在数字基础设施各层级实现技术独立——从逻辑层(应用、平台、媒体、AI框架与模型)到物理层(芯片、计算、存储及网络连接)”信中强调,“当前多重外部依赖正威胁欧洲安全可靠性,损害主权并制约经济增长。”(财联社)
产业观察
聚焦2025两会:17位两会代表热议AI, 近40项人工智能热点提案
今年,AI再度成为两会期间的热点话题。在3月4日举办的全国人大新闻发布会上,大会新闻发言人娄勤俭称,DeepSeek公司取得的重大进展,代表着一批中国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崛起。其开放开源的技术路线,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的普遍应用,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也体现出中国在科技发展上的创新性和包容性。
在3月3日举办的全国政协新闻发布会上,大会新闻发言人刘结一介绍,国内新兴产业方兴未艾,未来产业布局蓄势。人形机器人上“春晚”扭秧歌,无人机飞夜空放“赛博烟花”,人工智能开源大模型引发世界热议。
来自各行各业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们也争相讨论AI相关议题,建言献策。2025年两会期间40项关于人工智能及AI安全的热点提案,内容涵盖安全与伦理治理、法律与监管框架、产业与社会应用、算力与基础设施、教育与人才培养、就业与医疗健康等六类,多维度揭示和探讨当前AI面临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为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同时,重点围绕大模型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等人工智能亟需重视的问题,前瞻性推进AI创新与安全建设协同发展,以期在政策牵引与技术升级的双轮驱动下,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形成颠覆性优势,加速AI在各领域落地应用,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在我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