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以来,协会连续6年组织开展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并发布相应报告。旨在发现当前产业亮点,发展企业核心能力,发掘未来创新引擎。2024年,参与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数量已突破1000家。
为进一步宣传推广北京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优秀成果,协会特设“北京企业核心竞争力成果巡展”专栏,充分展示企业的核心能力,推动新时代软件企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观微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卫星遥感技术研究与应用的高科技企业,依托地理空间信息产业的发展,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地理空间信息服务商。公司以地理空间信息核心能力为基础,构建了集数据整合、信息生产、知识获取、智能服务于一体的数字化地理空间情报产业生态体系,面向特殊领域、生态环保、精准农业、智慧林业、轨道交通、水利水务、应急减灾等行业用户,提供平台类、监测类、知识类产品与服务。
成果类型:平台赋能型——以平台驱动为特征,在平台建设和生态合作的能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成果背景:
中国的地理空间情报行业处于发展早期阶段,产业的发展相对美国较为滞后。具体表现为市场广阔、增速快,但是行业体系不完整,竞争格局分散化,头部企业尚未确立。在这样重要的战略关键新兴领域,中国的地理空间情报产业必须要做好加快成长的准备。
观微科技公司处于航天产业链下游地理空间情报行业,属于应用服务企业,深耕地理空间情报行业。公司成立于2016年,多年来深耕多个应用领域,积累了众多的行业资质和完备特种领域资质,占据了地理空间情报领域头部地位。公司发展战略重视人工智能数据标注能力的培育,重视地理空间情报技术的发展,重视解译人才教育体系的建设,通过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践行发展路径,提高数据端的能力和人才发展基础。公司核心专家来自相关顶级机构和军队部门,具备丰富实战经验。公司技术实力雄厚,汇聚引接了国内卫星数据资源,在此基础上自研的地理空间情报生成与服务平台(观微之眼)平台具备强大的多源数据融合处理算法和领先的数据处理能力,支持高级情报分析及数据应用。
技术创新:
(1) 地理空间情报生成与服务平台(观微之眼)集成了多源数据引接、信息快速处理、目标智能发现、情报语义描述、高维数据分析及态势预测仿真等功能,提供在线、按需访问、实时获取的地理空间情报专业数据、工具和情报。
图 地理空间情报生成与服务平台(观微之眼)平台界面
(2) 目标知识。掌握国外军事设施目标15类,五千余个目标点位;超过300万个军事目标遥感样本库;具有包含目标基础知识、目标特性知识和解译特征知识的目标知识体系模型。
(3) GIS引擎。自主研发GIS底层引擎,提供二三维数据处理及发布功能,4000万要素空间查询50ms,1100万要素可视渲染19s,185G三维倾斜摄影数据,无卡顿轻量化显示浏览。
(4) 智能解译。具有56种复杂设施和机动装备的智能分析流;15类目标检测识别能力,检测精度达到90%以上;国家尺度广域搜索时间降至小时级,型号识别准确率优于90%。
(5) 仿真推演。支持13类平台对象、8类卫星轨道预报模型、20类卫星姿态模型、10种坐标系统、12类雷达天线模型、30类信号调制解调模型、5类波动模型,支持5类传播环境衰减模型,1秒内10000颗卫星实时仿真轨道计算,卫星轨道预报精度可达10-6m。
图 地理空间情报生成与服务平台(观微之眼)功能体系
图 典型目标广域搜索服务
图 基于DeepSeek装备目标情报深度分析
图 多元异构数据融合分析
技术积累:
(1) 增强智能设计内核。打造人-人工智能共生的地理空间情报智能生成与服务生态用户可以按需自由组建智能化 Saas 服务场景。
(2) 卫星数据智能引接。构建卫星遥感元数据通用概念模型,智能识别与解析多源异构卫星遥感数据,提供任意来源卫星遥感数据即插即用的引接汇聚能力。
(3) 图像人工智能识别。拥有目标类型丰富、标注方式多样的特殊目标遥感影像样本库,提供数十种复杂设施和机动装备的智能分析流,实现小时级国家尺度的目标广域搜索。
(4) 情报知识图谱构建。具备知识的分类/分层/分级管理、检索、可视化以及知识自动抽取与智能融合服务能力,已覆盖亿级实体和数亿三元组,具备情报推演和预测能力。
(5) 时空大数据分析引擎。以全球离散格网技术为内核的时空大数据分析引擎。采用格网单元的地址编码代替传统地理坐标参与数据操作,提高了空间分析运算效率。
(6) 多元数据轻量化承载。基于OFD版式,突破航天影像高压缩比、低损耗的技术难题,压缩倍比50倍以上,有效信息无损失。面向移动端用户提供多元数据轻量化存储、集成显示、编辑查询和空间分析等功能。
科技应用:
该平台通过智能化引接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和低空观测数据,提供数据雷达、影像处理、智能解译、样本标注、任务定制、知识图谱、空间分析等工具集,支持智能化生成地理空间情报,广泛应用于目标广域搜索、解译能力训练、农情信息监测、应急综合管理等SaaS服务。观微之眼平台的主要用户分为军事领域和民用领域两大类,其中军事领域包括军事情报机构、武装部队、国防科研机构、国际军事组织等;民用领域包括政府机构、企业、学术界、公众和国际组织等。
目前,在数字中国建设和国防安全保障大背景下,地理空间情报生成与服务平台(观微之眼)不仅为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电科等大型央企配套,还应用于军工特种单位,以及各地方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农业、国土、环保等单位部门。
军事效益
(1) 打造透明数字战场:地理空间情报为战场可视化和战场态势感知提供了关键的基础平台和技术,是面向未来的无人战场新兴领域作战力量的关键基础技术。平台为军队提供实时、准确的地理空间情报,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作战效率和战斗力。
(2) 增强情报服务能力:基于平台的军事目标影像、样本、解译特征等数据和知识,军队能够建立在线目标判读解译服务机制,获取全球重要军事基地、工业目标、交通枢纽和大型城市核心要害等战略目标的变化、建设和防护情况,掌握主要作战对手战场设施建设、兵力部署调整、新型武器装备试验和入役信息,跟踪分析热点事件进程和发展趋势。
(3) 保障指挥自动化系统运作:作为重要的信息采集源,为指挥自动化系统提供重要、完整、准确的信息,为数字化指挥、数字化作战打下良好的数据基础。
(4) 辅助精确制导:提供精确的数字测绘产品和定位信息,辅助精确制导。
(5) 构建虚拟战场:为虚拟现实提供源源不断的多源地理空间数据,为数字化智慧化的作战方案制定、战法推演、实训演习等需求提供共性数据平台。
经济效益
降低成本与提高效率:对于使用平台服务的企业和机构而言,观微之眼带来了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例如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国家数字种植业创新应用基地的项目建设就用到了平台综合能力。在产量提升方面,通过平台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能力、机械化智能改造以及智慧农场生产经营管理系统的协同运作,实现马铃薯平均单产增加7%以上。在资源利用效率上,农田灌溉水资源、化学农药、化肥利用率均提升10%以上,有效节约了农业资源。成本控制成果突出,通过数据指引生产管理,合理规划布局农机作业路径,燃油消耗节约8%以上,机务工劳动力生产率提升15%以上,极大地减少了生产成本。在农情信息监测方面,通过平台的SaaS服务,农业从业者无需再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实地大面积监测,利用平台对卫星遥感数据的分析结果,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农作物生长状况、病虫害分布等信息,极大地提高了监测效率,降低了监测成本。借助该平台能力定制的项目管理系统,几分钟内就能获取准确详细的数据报告,为生产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创造新的收入增长点:平台可将上游航天制造和发射端积累的海量数据资产转化为新质生产力进行各行业应用。通过提供在线、按需访问、实时获取的地理空间情报专业数据、工具和情报,观微之眼为自身创造了新的商业盈利模式。同时,与不同地区当地政府产业重点发展方向相结合,开展知识服务、样本标注、数智农业等典型SAAS服务,带动了当地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观微科技在某地区与当地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产学研示范基地后,带动了周边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新增就业岗位超过100个,区域内相关产业年收入增长约20%。
社会效益
促进产学研合作与人才培养:平台联合航天工程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建立产学研示范基地,不仅带动了产业发展,还促进了学术研究与实际应用的结合。高校学生和科研人员有机会参与到实际项目中,提升了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了更多地理空间情报领域的专业人才。
技术效益
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革新:北京观微科技的地理空间情报生成与服务平台(观微之眼)集成多源数据引接功能,能智能化引接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和低空观测数据,可实现任意来源遥感数据引接汇聚。利用56种智能分析流,可实现小时级国家尺度广域搜索。观微科技平台技术突破实现了对海量复杂数据的快速处理,通过高维数据分析及态势预测仿真等功能,将数据转化为具有深度洞察价值的地理空间情报。在处理大面积的卫星遥感影像时,可以快速识别其中的关键信息,大大缩短了数据处理周期,为后续的情报分析和应用提供了高效的数据基础。
构建行业最大样本库:以地理空间情报智能分析为核心能力,该平台构建了行业智能式生成情报模式,建设了业界最大军事目标样本库、业界最大军事目标知识库,建成覆盖5000万实体、数亿三元组、1000万样本的影像解译知识库。其数据到情报的智能生成过程,为地理空间情报领域树立了新的技术标杆,促使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推动整个行业在数据挖掘、分析算法、智能处理等方面的技术进步。
知识产权积累:平台所使用的知识产权均是自主可控的,不依赖于外部授权或其他公司的专利。当前积累相关授权专利33项,专利内容涉及地物分类、目标检测与识别、知识图谱、目标解译知识、遥感行业监测(农、林、应急、城市管理)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