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以来,协会连续6年组织开展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并发布相应报告。旨在发现当前产业亮点,发展企业核心能力,发掘未来创新引擎。2024年,参与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数量已突破1000家。
为进一步宣传推广北京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优秀成果,协会特设“北京企业核心竞争力成果巡展”专栏,充分展示企业的核心能力,推动新时代软件企业高质量发展。
博彦科技(深交所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02649)是一家面向全球的咨询、行业解决方案与数智技术服务提供商。 公司创立于1995年,业务矩阵涉及咨询、行业解决方案、数字技术服务、业务运营服务等多元领域,服务链路贯穿从咨询到实施和运维的全生命周期。凭借在金融、高科技、互联网、能源、制造、农业等领域的丰富经验,自成立以来已服务众多世界500强及中国500强企业。博彦科技坚持深耕行业、创新技术,致力于成为全球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优选合作伙伴。
成果类型:平台赋能型——以平台驱动为特征,在平台建设和生态合作的能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成果背景:
·能源格局的深刻变革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重视程度日益提升,传统能源结构面临严峻挑战。以煤炭、石油为主的传统能源不仅储量有限,且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碳排放,每燃烧 1 吨标准煤约产生 2.66-2.72 吨二氧化碳排放。与之相对,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因清洁、可再生的特性,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逐渐增加。然而,新能源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给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带来巨大挑战,传统电力系统管理模式难以适应。能碳耦合预测和优化模型的出现为解决能源与碳排放的复杂关系提供了新思路,研究表明,该模型可使某区域优化能源结构后碳排放降低 15%-20%,为智慧能源与运维平台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的深度融合
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技术飞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各领域。能源产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积极寻求与数字技术融合,以实现智能化管理。能碳耦合预测和优化模型是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融合的产物,通过实时采集、分析和处理海量能源和碳排放数据,准确预测能源需求和碳排放趋势,为能源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例如,某能源企业利用该模型优化能源调度,使能源利用效率提高 10%-15%,碳排放降低 8%-12%。智慧能源与运维平台整合先进数字技术,实现能源系统全面监控、智能调度和优化管理,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系统运行可靠性。
·政策驱动与社会需求的双重推动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各国制定严格碳排放目标和能源转型政策。我国提出 “双碳” 目标,即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对能源行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若按当前能源结构和碳排放趋势,我国碳排放量预计在未来 10-15 年内达峰值,约 100-110 亿吨。同时,社会经济发展使人们对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清洁性要求提高。基于能碳耦合预测和优化模型的智慧能源与运维平台,既能满足政策法规要求,降低碳排放,又能提高能源供应质量和效率,满足社会多样化能源需求。
基于能碳耦合预测与优化模型的智慧能源与运维平台聚焦两大要点:
一是创新开发能碳耦合预测与优化模型,借助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深度剖析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关系,精准预测并优化能源全流程,助力企业平衡能源供应与低碳排放。
二是构建智慧能源运维平台,整合前沿技术,实现对能源设备的实时监测、智能诊断与远程控制,提升能源系统运行效率与稳定性。
此平台主要解决能源与碳排放、能源系统稳定性以及能源管理决策问题。利用能碳耦合预测和优化模型,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通过精准预测新能源发电和实时监控,保障系统稳定;借助模型和平台提供数据支持,实现能源管理精细化与决策科学化。
·经济效益
节能收益:借助能碳耦合预测与优化模型,平台优化能源系统,实现能源高效利用,降低能耗成本。通过精准负荷预测和优化调度,合理安排设备启停时间和运行功率,避免能源浪费。优化能源结构,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降低对传统高成本能源的依赖,预计能耗成本可降低 8%-15%。以中型企业为例,每年可节省电费 100-500 万元,节省资金可用于企业技术研发、设备升级等,增强企业竞争力。
碳收益:平台的能碳耦合模型和碳价预测功能,助力企业精准预测碳配额需求,合理规划碳排放。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等减少碳排放量,预计可减少碳配额缺口 20%-30%。当企业碳排放量低于配额时,可在碳市场出售多余配额获取收益,准确的碳价预测帮助企业把握交易时机,降低碳交易成本。对于年碳排放量较大的企业,每年可节省碳交易成本 50-300 万元,为企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设备维护:平台运维管理模块实时监测和分析设备运行数据,利用机器学习算法预测潜在故障隐患,实现设备预防性维护。通过监测设备振动、温度、压力等参数,提前安排维护计划,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非计划停机次数和时间。非计划停机不仅造成生产中断,还增加维修成本,通过减少非计划停机损失,保障生产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间接创造经济效益。与传统能源管理相比,智慧能源平台响应速度快(实时自动优化,<5 分钟),运维成本低(AI 预警 + 远程控制),可降低能耗成本、减少碳配额缺口、延长机电设备寿命、提高运维服务质量。
·环境效益
减碳效果:平台实施对企业碳排放有显著削减作用。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增加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过程中的碳排放。以单个园区为例,全面应用能碳耦合预测与优化模型及节能减排措施后,预计年减排量可达 5000-20000 吨 CO?。这有助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升社会形象,为国家和地区实现碳减排目标做出贡献,推动社会向低碳经济转型。
可再生能源消纳:平台精准预测可再生能源出力并优化调度,提高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消纳率。通过合理安排能源存储和使用,与电网协同调度,在可再生能源发电高峰时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减少弃光、弃风现象。预计光伏、风电消纳率可提升 10%-20%,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与传统能源管理相比,智慧能源平台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碳排放预测精度高(±5%,AI 算法),可再生能源消纳率高(85%-90%)。
·社会效益
行业示范:打造绿色低碳标杆项目,为行业提供可借鉴模式,吸引企业采用类似技术和管理方法,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与低碳发展。
就业促进:项目建设和运营创造多领域、多层次就业岗位,涵盖技术研发、施工、运维等,带动上下游产业就业增长,促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