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以来,协会连续6年组织开展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并发布相应报告。旨在发现当前产业亮点,发展企业核心能力,发掘未来创新引擎。2024年,参与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数量已突破1000家。
为进一步宣传推广北京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优秀成果,协会特设“北京企业核心竞争力成果巡展”专栏,充分展示企业的核心能力,推动新时代软件企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创源微致软件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公司致力于打造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了工业视觉、工业物联以及 InnovFusion 智能工厂等多种信息化产品,为企业提供包括产线智能化改造、工业设备升级和定制、可视化数据管理以及生产管理咨询等服务。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智慧医疗、汽车电子与消费电子等领域。
成果类型:业务探索型——以创新驱动为特征,在产品与服务创新、业务模式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方面具有突出能力。
成果背景:
在“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为了培养适应智能制造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需要构建一个集“教育教学-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技能培训-定岗生产-普职融通-创新创业”为一体的产教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实训平台。该平台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工业智能化和数字化生产的原理和技术,以应对先进制造技术的需求。
然而,当前工科职业教育与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不完全匹配,存在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实训设施不足、教育与产业需求不符等问题。鉴于实践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变革需求,职业教育改革应聚焦于通过“以产助教、产学合作、产教融合”等方式来增强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这将有助于确保教学内容紧跟产业发展趋势,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简而言之,产教融合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互相贯通、互相协作、互相促进的战略性举措,是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性安排,是打造高质量新人才的关键路径。
5G全连接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成果具有以下亮点:
1.紧密对接产业需求,赋能行业发展
定制化课程: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设计培训课程,确保学生所学即所需。
实时更新内容:紧跟行业发展动态和技术革新,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保持前瞻性,让学生更具竞争力。
2.真实环境模拟实训,解决人才培养痛点
真实生产场景:提供接近真实5G全连接工厂工作环境的实训设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实际操作的感觉。
项目驱动学习:通过参与企业实际项目或案例分析,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技术先进,确保实训基地持续创新
先进的设备和仪器:基地综合应用5G、多媒体、大数据、三维建模、人工智能、传感器等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更贴近实际生产的实践机会。
5大应用模块:包括设备管理系统、WMS、WCS、AGV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MES),结合学校现有实训设备,基本还原5G全连接工厂真实生产流程与环境。
1.构建创新创业生态
创业孵化平台:为有需求的学生团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基础设施,实现项目落地。
产学研用一体化: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2.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技术服务输出:利用实训基地的硬件设施和技术实力为企业和社会提供员工培训和技术支持场所。
社区互动交流:举办各类公开讲座、研讨会等活动,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与合作。
3.校企共建共享,发挥辐射效应
政府引导,产业集聚:争取政策扶持和资金补助,整合上下游资源,发挥园区、学校优势,联合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共同建设一批跨区域的行业产教融合联合体。
多元合作,共同发展:采取多元化合作方式,联合企业和学校共同投入资源,包括设备、师资力量等,形成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