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北京方案展:服务贸易的五个新特点
最新动态
北京方案展:服务贸易的五个新特点
2025-09-178
图片



2月26日,香港软件行业协会(以下简称“香港软协”)黄锦麟会长一行赴京拜访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以下简称“北京软协”),北京软协秘书长龙飞热情接待。双方就深化京港两地产业合作、助力会员企业赴港上市及拓展海外市场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并达成多项合作共识。



金秋的北京,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精彩纷呈。

在文旅、金融、教育等十几个纵向领域的服务主题展馆中,位于3号馆的北京方案展,显得格外的与众不同。

4227acdfdf04e9d3effba920917c8464.jpg

这个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指导的、首次在服贸会展出的数字城市建设服务专题展馆,受到了很多专业观众的青睐。

据北京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数字经济浪潮奔涌的时代背景下,北京作为锚定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的先行者与引领者目标,历经多年探索与实践,已筑牢数字经济坚实基础,取得丰硕成果,并孕育出一系列优秀的数字服务解决方案。

为充分展示北京数字经济建设成果,推动优秀数字服务“北京方案”走向全国乃至全球,“我们在权威媒体和评测机构共同评估和推选下,遴选出13个首批“北京方案”。

这些“北京方案”将最前沿的数字技术与超大城市治理的生动实践需求深度融合,来源于真实情实景境的充分培育,具备通用性强、可复制性高等特点,体现了北京科技创新应用的国际领先水准。

从数字底座到上层应用,从“三京”作为智慧城市统一服务入口的“三京”应用体系到各个业务领域服务的协同解决方案应用,“北京方案”涵盖了“1+1+N”的一体化数字服务方案,有力支撑了宜居、文明、美丽、韧性、创新、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

很多参观了“北京方案展”的专业观众都认为,这不仅展示了首都在公共服务和城市治理领域的创新实践、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丰富成果,也为服务贸易的未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样本。

84eef7be8fd4d63a49348dca989d178b.jpg

综合分析2025服贸会的盛况,我们认为,从首次亮相的北京方案展,可以看到服务贸易的五个新特点。


 从“单点服务”到“整体解决方案服务”


长期以来,服务业的逻辑多是按行业分割,金融有金融服务,教育有教育服务,旅游有旅游服务。但北京方案展展示的并非单一行业的能力,而是城市级的整体解决方案。

“北京方案”涵盖了从数字底座到上层应用,从智慧政务、城市治理到惠民服务等多个应用场景,。这些板块不是零散拼接,而是以数据和平台为核心,实现系统化整合。例如,北京在政务服务中推出的“北京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京通,不仅服务市民,还通过标准化接口与企业和其他地区的政府系统对接。这种模式的本质是一种“系统服务”,它将城市治理和民生服务打包成一体化解决方案。

YJT_0559-opq3957540203.jpg

这一模式在国际上有很大借鉴价值。比如新加坡提出的“智慧国”(Smart Nation)战略,注重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但更多是强调技术创新。而北京方案的特点在于,它更强调治理模式的整体输出,把服务、流程、制度和技术融合到一体,它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和可复制性。

这种整体解决方案型服务,标志着服务贸易出现了一种新的服务类型:面向城市级客户的系统服务。它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个人或企业,而是整个城市、区域甚至国家级的客户。这种整体服务具备更强的复制性和推广性,在全球服务贸易体系中独具意义。


 从“人力驱动”到“数智驱动”



北京方案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其全面依托数字技术和智能化手段。过去的服务业往往依赖人力,如政务审批需要大量人工操作,交通管理依赖交警现场指挥。但在北京方案中,数智化成为主旋律。

比如,车路云一体化云控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和AI预测,实现实时信号灯调度;燃气安全依赖物联网感知和智能监控来实现预警与防范。

YJT_9810-opq3956909331.jpg

这种数智驱动的服务形态,极大地提升了效率和精准度,也降低了人力依赖和运营成本。更重要的是,数字化和智能化让这些服务具备了标准化和可移植性,从而为跨区域、跨国的服务贸易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在全球范围内,数智驱动已经成为服务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例如,爱沙尼亚的“电子政务”模式,以区块链和数据共享为核心,几乎实现了全流程的数字化政务。但与北京相比,爱沙尼亚的规模和复杂性相对较低,北京方案的价值在于在超大城市中实现了高效的数智治理。这一经验对全球其他大城市尤其具有参考价值。

因此,北京方案展所展示的,是服务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的一个缩影。这不仅是北京的探索,更是全球服务业的新趋势。


 从“不可贸易”到“可贸易”


服务贸易的一个核心难题,在于很多服务本质上是“不可贸易”的。例如,一个城市的政务服务、交通调度系统、公共安全保障,原本是地方性的,无法在跨境贸易中实现。

北京方案的独特贡献在于,它把这些传统上不可贸易的服务,通过标准化、模块化和平台化,转化为可以跨地区、跨国复制的“服务产品”。例如,北京的政务云平台,可以作为整体解决方案出口到其他城市或国家,帮助他们快速建立高效的政务体系。同样,智慧交通的算法和系统,也能成为一种“服务出口”。

这种变化不仅有助于中国方案走向世界,也为国际服务贸易拓展了新边界。以往,国际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金融、保险、教育、旅游等可跨境交付的行业。而北京方案表明,即便是最具本地属性的城市公共服务,也能通过数字化与标准化,成为可推广的国际产品。这种转变,将极大拓展服务贸易的外延。

在全球范围内,这种“公共服务商品化”的趋势正在兴起。比如,迪拜在推广其智慧城市方案时,就曾将部分数字化治理平台作为输出产品,吸引其他国家引入其模式。相比而言,北京方案的特点是扩展了其覆盖面。这种公共服务商品化正成为国际服务贸易中的新亮点。


 从“单一行业服务”到“跨界融合服务”


北京方案并不是孤立的行业方案,而是跨界融合的结果。它集合了政务、交通、医疗、教育、文娱、安全等多个领域,通过统一的数据底座和平台架构,实现跨领域的联动和整合。

例如,北京的智慧城市建设,将交通数据、气象数据、应急数据与公共服务平台打通,实现“跨行业”的协同决策。在医疗领域,健康码和医保支付系统与政务数据互通,打破了部门壁垒。这些都体现了跨界融合的趋势。

跨界融合的本质,是把不同领域的服务整合为一个全新的服务生态。这不仅提升了整体效率,也降低了成本,减少了重复建设。更重要的是,它催生了一种新的产业形态:综合型服务产业。

在全球趋势中,跨界融合也已成为热点。例如,日本在推进智慧养老服务时,就将医疗、健康管理和社区服务结合起来,形成新的产业链。北京方案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实现了更大规模、更高层级的跨界融合,形成了一个高度集成的城市服务体系。


 从“经验输出”到“模式输出”


以往的服务贸易,更多是产品输出(如软件系统)、单一服务(如金融外包)或经验分享(如城市治理研讨)。北京方案展带来的转变,是一种“模式输出”。

这种模式输出,不仅包括技术平台,还包含治理理念、服务标准、运营机制。例如,北京在政务服务中推广的“一网通办——京通“、”一网统管——京办”等平台,就是一种制度与流程创新。它一旦标准化,就能形成可输出的治理模式,成为其他城市借鉴的对象。

在这一层面,北京方案与韩国的“智慧教育出口”模式有一定相似之处。韩国通过在线教育系统和教育方法的输出,在国际上形成了模式输出。而北京的贡献在于,它不仅输出某一领域的模式,而是输出涵盖政务、医疗、交通、安全等全方位的综合治理模式。这种模式的深度和广度,在全球服务贸易中都是少见的。

“北京方案”的模式输出,实际上是一种更高层级的服务贸易:它不仅提供工具和技术,还输出方法论和体系。这种模式化、体系化的服务贸易,将成为未来服务业国际竞争的新高地。


北京方案的全球意义

通过以上五个“新”的维度可以看出,北京方案展并不仅仅是北京经验的展示,它更代表了服务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1. 从单点服务走向整体解决方案;

2. 从人力驱动转向数智驱动;

3. 从不可贸易转变为可贸易;

4. 从单一行业服务演进为跨界融合服务;

5. 从经验输出升级为模式输出。


这些转型,不仅拓展了服务贸易的内涵,也为全球服务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方向。北京方案展的出现,是中国在全球服务贸易领域提出的一种新型价值主张:服务业不仅是提供单一的功能,更是提供一整套可复制、可推广、可交易的系统解决方案。

可以预见,随着北京方案的推广与深化,这种新型服务形态将在国际舞台上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它不仅代表着中国的探索与创新,也可能成为全球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

未来,北京方案将与新加坡的智慧国、迪拜的智慧城市等方案共同构成全球“城市服务贸易”的新蓝图,为全球城市治理与服务产业升级提供新的范式和动力。

END





HISTORY
/往期推荐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