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人头攒动的展馆中,一个首次亮相的展区——“北京方案”展,引发了数字城市服务业界的广泛关注与热议。
这里没有特别的布景、没有诱人的奖品,却通过一连串来自城市治理一线的真实数据和场景,清晰地勾勒出未来城市的智慧图景:市民在“京通”上几秒钟完成医保支付,工作人员用“京办”在多级部门间高效流转文件,交通管理者在“车路云”平台上实时调度路网……每一个看似普通的场景背后,都凝聚着北京这座超大城市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的深厚探索与积累。
作为锚定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目标的先行者,北京历经多年探索与实践,孕育出一系列优秀的数字服务解决方案。为充分展示这些建设成果,推动其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指导并联合权威媒体和评测机构,共同遴选出首批“北京方案”集中亮相。很多专业观众认为,这不仅是首都公共服务与城市治理创新实践的成果汇报,更是为全球服务贸易的未来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样本。
与其他展区单纯展示“成果”不同,“北京方案”展更是一种“体系”的呈现。它将最前沿的数字技术与超大城市治理的生动实践深度融合,展示了一个从底层算力、政务云平台到上层应用,涵盖智慧政务、城市治理、惠民服务等多个领域的、系统化的城市级数字服务解决方案。这套“1+1+N”的一体化数字服务方案,源于真实情境的充分培育,有力支撑了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形成了一个可以被感知、被复制的城市数字化样本。
这些方案所展示的,并非孤立的产品或技术,而是一整套经过实践反复检验、具备通用性与可复制性的技术体系与治理范式。正因如此,“北京方案”展不仅是服贸会的一次惊艳亮相,也从整体视角展现了“北京方案”在产品与技术层面的五大核心优势:技术创新与安全合规、智能化与大模型驱动、系统化与一体化、场景驱动与成效显著、以及可扩展与可复制。
在数字化转型中,技术创新与安全合规是城市治理绕不开的话题。北京方案在设计时就将技术创新与安全合规同步考虑,从底层算力到应用场景,均体现了这一思路。
算力底座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北京通过构建统一算力调度平台,实现多级混池和训推混布,技术创新带来效率提升,显存占用降低70%、首Token延迟缩短84%、吞吐量提升8.5倍。
信创教室则是另一种体现。在教育场景中,北京方案通过龙芯CPU、统信UOS、WPS信创版等全链条软硬件搭建示范性教室。该方案已在西藏、新疆落地,证明其在边疆和教育资源有限地区同样适用。
此外,北京政务云通过中央网信办的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具备数据安全防护能力。
安全与高效的结合,使得北京方案不仅能在北京本地运行,也为其他城市采纳提供了信心。
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是近年来最重要的技术浪潮。北京方案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是停留在“研究”或“实验室验证”,而是真正将大模型引入了政务、司法、民生的具体场景。
行政复议大模型是全国首个法律垂直模型。它能自动完成案情要素抽取、法律条款匹配、判决意见生成,准确率超过90%,办案效率提升100%。在司法这样严谨的场景中能做到如此,足见其成熟度和可靠性。
北京12345市民热线服务平台,则将大模型应用于政务服务。平台利用NLP和AI技术,整合64条政务热线,一号响应。累计受理市民企业反映1.5亿件,诉求解决率、满意率分别提升到97%、97%。
这些应用表明,北京方案成功突破了“AI只会做演示”的瓶颈,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提升治理效能的引擎。
城市治理的难点不在于有没有技术,而在于“信息孤岛”和“系统割裂”。北京方案通过整体架构设计,打破了这一困局。
京通是统一的市民服务入口,注册用户超过5800万,访问量超过9亿次,涵盖统一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统一受理等功能。市民只需一个入口,就能办理从医保支付到交通出行的多类事务。
京办作为政府内部的协同办公平台,已覆盖市区四级政府,50万用户,日活近80%。它不仅实现跨部门协作,还支持涉密信息安全传递。
京智则是城市级“数字大脑”,集成1800+监测指标和60+专题,支持城市感知、运行调度、应急指挥。这使得北京在面对大型活动(如冬奥、两会)时能高效运转。
通过”三京”统筹服务入口,北京实现了政务服务、政府办公、城市治理、惠民服务的“一体化”。这种系统化的治理模式,是北京方案最能打动其他城市的优势之一。
北京方案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它不是停留在蓝图或实验室,而是来源于真实应用场景、经过实践检验,并有可量化的成果。
例如,车路云平台整合了7PB交通感知数据,日均新增450TB,通过AI自动调优信号配时,使干线速度提升7–15%。这在缓解城市拥堵、提升出行效率上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预约挂号统一平台接入近300家医疗机构,注册用户超过2000万,日均挂号请求15万次,打破了“信息烟囱”,缓解了“看病难”。同时,电子黄牛识别算法保障了公平性。
北斗燃气检测方案通过PPB级精度的传感技术和L4无人巡检,将燃气检测效率提升6倍,保障了城市运行的安全。
ULive超现场数字视听解决方案已覆盖40+城市,利用8K+5G+22.2声道技术,推动文娱产业升级。
这些案例说明,北京方案的每一个模块都扎根于现实问题,并交出亮眼的成绩单。
一个成功的方案,如果只能在北京使用,那意义有限。北京方案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它的模块化设计和实践证明了可扩展、可复制。
车路云平台已在海南琼海、内蒙古康巴什等地复制部署,证明其在不同城市也能奏效。
信创教室从北京推广到西藏、新疆,说明即便在教育资源匮乏地区,也能快速落地。
ULive超现场的推广更是跨越了文化差异和市场差异,在全国40+城市应用,形成新型文化消费模式。
这种“跨地域适应性”,来自于北京方案的模块化设计:城市可以根据自身痛点和能力,灵活选择需要的模块,而不必全盘照搬。
北京方案的五大优势,是从不同层面体现出它的技术底色:
· 技术创新与安全合规:保障底线;
· 大模型智能化:提升能力;
· 系统一体化:提高效率;
· 场景驱动与成效显著:验证可行性;
· 可扩展与可复制:打造普适性。
更重要的是,这些优势之间并非孤立,而是互相支撑。例如,算力底座和政务云保障了技术创新,大模型驱动带来了智能化,三京体系实现了一体化,具体场景提供了实证,复制推广则让其具备更广的影响力。
因此,北京方案不是单一产品的堆叠,而是一种“系统能力”的呈现。它的优势不仅体现在单个应用的亮眼数据,更体现在整体架构的协同与战略价值。
我们相信,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浪潮的加速,北京方案的经验不仅会吸引更多国内城市采纳,也有望成为中国服务贸易的重要输出模式。它既是北京的探索,也正赋能中国、服务全球,成为数智时代服务贸易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