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数」观 | 数字经济每周摘要(第162期)
最新动态
「数」观 | 数字经济每周摘要(第162期)
2024-09-145


行业资讯


北京亦庄机器人产业聚链成势

8月25日,国内首家人工智能标准化研究机构——北京人工智能标准化研究院揭牌成立,宣告落地北京亦庄。这是北京亦庄建设机器人全产业链配套生态体系的又一重要举措。

当前,北京亦庄正在全力打造全域人工智能之城,构建从算法突破、模型研发到场景创造、产业转化的创新体系,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亦庄新城建设、产业升级改造深度融合,并计划分两步走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领航示范新城。

如今在这里,机器人产业的“上下游”已成为“左右邻”,机器人企业不出区就能找到研发、制造、训练、测试乃至应用环节的创新伙伴。

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天工”实现全球首个全尺寸纯电驱人形机器人亮出新技能,Walker S Lite进入汽车智能工厂实训“打工”,搭载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的骨科手术机器人首次发布……日前,来自北京亦庄的“机器人天团”成功亮相2024世界机器人博览会。这次“机器人总动员”,展示出北京亦庄已拥有国际领先的人形机器人、AI医疗机器人和自主可控的关键核心零部件,并已转化为现实的新质生产力,引领机器人产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参与展示的企业中,有成立仅8个多月即突破机器人关节研发创新瓶颈的灵足时代。该公司创始人邵元欣说:“机器人关节是实现人形机器人像人类般灵活的关键,我们自研的准直驱一体化关节模组,能驱动1米高的中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或全尺寸四足机器人。”

长木谷则推出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搭载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的AI+ROBOT骨科手术机器人ROPA。长木谷董事长张逸凌说,通过搭载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ROPA就像拥有骨科专家的“超级大脑”,再加上“数智眼”和“数智手”的加持,可实现手术精度毫米级突破。

参与展示的不仅有机器人行业的“新面孔”,更有扎根亦庄多年的“老前辈”:世界级自动化控制元件制造商SMC,展出了数智化、节能化及协作机器人系列产品;安川首钢机器人实用功能培训平台展示了机器人视觉定位拆垛和码垛、视觉定位涂胶、机器人健康诊断等功能;京城机电聚焦装备制造领域,展示了面向焊接、上下料、智能酿酒生产线等场景的工业应用……

这些首发首创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并转化为现实新质生产力,离不开北京亦庄良好的产业生态和高效的产业组织模式。得益于“一个园区、一批平台、一个中心、一只基金、一群人才”的“五个一”工作机制,这里的创新要素加快聚集、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创新活力充分释放、创新主体不断壮大。

截至目前,北京亦庄已拥有机器人生态企业百余家,其中半数以上为专精特新企业,产值规模近百亿元。特别是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领域,北京亦庄重点布局以具身智能创新中心为代表的高能级创新平台,已落地以优必选等为龙头的本体企业,以及智同精密、清能德创等关键部组件企业,基本形成了覆盖核心部组件、本体、应用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链。

“上下游”成为“左右邻”

不久前,北京机器人大世界宣告启幕运营,落地北京亦庄经海五路3号院北京机器人产业园。在大世界展示中心,搬运机器人和弧焊机器人成为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线上的“熟练工”;物流机器人做到了货架到人、货箱到人、机器人分拣、机器人智能物流仓储自动化;手术机器人配备高清晰度立体视觉系统、显微手术仪、智能手术钳和光纤插头……展厅共有“机器人+制造业”“机器人+医疗健康”“机器人+人工智能”等九大“机器人+”场景。

25万平方米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园,还同步落地了国内一流的机器人检验检测技术平台——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总部)北京测评中心。这里配备了国内权威、国际一流的测试设施,能为工业、服务、特种等种类的机器人提供零部件、模组、整机、集成应用等全产业链研发、生产、现场等环节的检测认证服务。

从永不落幕的展厅到国内权威、国际一流的检测认证服务,从引聚产业链企业到建设产业空间承载,再到提供算力支撑、大模型训练,北京亦庄正加速构建融通联动的机器人产业配套生态体系。

北京机器人产业园内的机器人产业孵化器,为机器人上下游领域初创型、成长型企业提供创业辅导、项目路演、投融资等服务,目前已有灵足时代等4家机器人企业签约入驻。

“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将研发领域扩展为具身智能全产业链,以人形机器人为最佳实践领域,向下兼容全构型机器人具身智能研究。”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熊友军表示,该中心去年在北京亦庄成立。今年4月,他们启动了具身智能数据集与数据应用平台建设。目前,已启动首批6种机器人本体在7个典型场景的数据采集工作。

在距离北京机器人产业园4公里的通明湖信创园,北京最大、全国领先的北京亦庄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已点亮3000P高性能算力,整个亦庄已有5000P高性能智能算力投入使用,规划算力规模超万P;北京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基地则是企业的训练场,助力大模型练就“最强大脑”,并持续推进相关领域数据聚合,释放数据价值。

汇聚展示交流和检测评定的便利,聚集机器人领域“顶流”企业,专业孵化载体和关键零部件企业的助力,再加上汽车、新型显示等产业智能制造工厂的广阔应用场景……在北京亦庄,机器人产业的“上下游”已成为“左右邻”,机器人企业不出区就能找到研发、制造、训练、测试乃至应用环节的创新伙伴。

扩大应用场景覆盖

当前,北京亦庄正在全力打造全域人工智能之城,构建从算法突破、模型研发到场景创造、产业转化的创新体系,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亦庄新城建设、产业升级改造深度融合。同时,计划分两步走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领航示范新城。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全球一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新城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底,推动十个以上互动服务典型应用场景全覆盖,聚集百家以上创新型企业,形成万台级具身智能机器人量产规模能力;到2030年,打造“全链布局、全栈自主、全景赋能”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生态集群,形成中国具身智能机器人战略支撑地、技术策源地、应用示范地和产业主阵地。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孔磊表示,为实现发展目标,在着力推进关键技术“占先”方面,将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大脑”“小脑”“肢体”等关键领域,支持链主企业加强颠覆性引领性技术协同攻关,加快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创新建设,抢占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制高点。

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具身智能“大脑”,北京亦庄将支持机器人企业联合人工智能企业开展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通用大模型关键技术攻关,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感知—决策—控制一体化具身智能通用大模型,在任务拆解与执行任务数量、参数数量、机器人任务能力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同时,北京亦庄努力开发全球领先的运动控制“小脑”,加快具身智能机器人全身动力学控制算法研发,持续提升机器人高动态行走的控制精度,重点突破手臂动态抓取灵巧作业、全身协调运动控制等关键技术,加快软硬件融合视觉技术突破。

此外,北京亦庄还将深入推进关键“机器肢体”的系统布局,开展高强度高集成本体、轻量化骨骼、高精传感器等专项研发,推动关键性能参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聚焦高性能专用芯片、伺服电机、减速器等关键零部件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持续完善技术攻坚体系,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引领带动上下游产学研机构协同攻关。

在核心产品“抢先”方面,北京亦庄将构建“整零协同”“软硬融合”的立体产品矩阵;推进应用场景“率先”,支撑“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场景加速落地;实施产业生态“争先”计划,努力构建“资源统筹—要素集聚—创新协同”的“雨林式”具身智能机器人全产业链生态。

来自:经济日报

企业动态

《新华日报》专题报道佳格天地AI赋能溧水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

9月6日,《新华日报》以“农产品插上‘AI翅膀’漂洋过海”为题,报道了溧水区依托信息化平台提升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能力、赋能“五莓”特色产业发展的创新举措。


百分点科技首批通过“信创产品评估”认定

近日,百分点科技自主研发的大数据操作系统(BD-OS)7.2首批通过评测,荣获“信创产品评估证书”。本次通过评测的百分点大数据操作系统(BD-OS)全面适配各种底层存储计算平台,包括HDP、CDH、华为FI以及MPP数据库OceanBase等;支持容器化部署,全套产品部署仅需半小时。同时,系统全面兼容多种国产化软硬件,覆盖芯片、整机、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应用等领域,广泛兼容信创生态。


启明星辰集团九度蝉联数据安全市场第一

近日,赛迪顾问发布《2023-2024年中国网络信息安全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启明星辰集团以7.3%的份额位居数据安全市场第一。至此,启明星辰集团已九度蝉联数据安全市场榜首。


中科星图“数智低空研究院”正式成立

9月7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和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指导,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低空数字环境与发展报告会在芜湖宜居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中科星图党委书记、总裁邵宗有和中科星图高级副总裁、星图智慧董事长陈伟共同为“数智低空研究院”揭牌。


Riot宣布Opera成为LoL Esports官方浏览器合作伙伴

挪威奥斯陆时间9月9日,随着2024年英雄联盟(LoL Esports)全球总决赛的临近,Riot Games 宣布与 Opera GX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成为英雄联盟电子竞技领域的官方浏览器合作伙伴。通过此次合作,Opera GX 和 Riot Games 将为全球粉丝提升英雄联盟电子竞技互动体验,并在全球顶级赛事期间创造新的互动和参与机会。


超图与印尼领先的IT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公司建立战略合作

近日,超图国际与印度尼西亚领先的IT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公司Blue Power Technology(BPT)举办合作启动仪式,双方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值得买科技与商务部研究院共同打造《中国电子商务区域发展大数据分析报告》

9月12日,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京开幕。在开幕当天下午举行的“2024电子商务大会”上,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正式发布了其与值得买科技共同打造的2024版《中国电子商务区域发展大数据分析报告》。


久爱致和酒水直播入选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2024电子商务大会示范案例」

9月12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久爱致和酒水直播案例入选服贸会「2024电子商务大会示范案例」。


眼神科技获评“创新成果卓越企业”

9月12日,2024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雄安新区服务贸易(外包)创新发展大会,在雄安新区雄安国际酒店成功举办。眼神科技凭借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卓越成果,获评“雄安新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创新成果卓越企业”。


北信源上榜《AI安全产业图谱2024》 助力数据安全AI生态发展

9月12日,云安全联盟CSA大中华区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上发布了《AI安全产业图谱(2024)》。北信源凭借在数据安全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和行业服务经验入选上榜。



大咖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专家 朱民


公共数据资产化是让数据资产动起来的第一步

近年来,数据资产变现驶入“快车道”,借由数据资产交易、入表入账、出资增资和增信融资等途径,数据资产正加速“活”起来。在此背景下,公共数据资产管理的必要性愈加凸显。近日,《证券日报》记者围绕数据资本时代的公共数据资产管理话题,采访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专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



在朱民看来,在数据资产化、资本化的过程中,公共数据的开放、利用和资产化是让数据资产动起来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所谓公共数据,是指由政府机构或其他公共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收集、生成、处理和持有的数据,包括政府事务、社会经济、环境资源、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等数据。


朱民表示,公共数据是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管理价值的资产,是成为公共资产的重要且特殊的内容。公共数据管理和使用要以服务社会最大利益为目标,确保公平、有效、可持续。目前,公共数据开放和授权使用面临四个方面的挑战,包括数据隐私保护和安全,数据质量和标准化,数据权属安排、法律和监管框架,以及数据开放、授权使用的经济性。


通过分析国际开放数据及授权使用实践,朱民总结了国际公共数据资产管理政策框架。一是美国、英国等国家开放数据政策体现了平衡数据开放、创新驱动与隐私保护的法律框架;二是在推进公共数据中非敏感数据的开放和再利用的同时,对敏感数据的处理也较为谨慎,需要特定授权或受到严格保护;三是数据交易平台、数据信托、数据银行等也成为国际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主要商业模式。


中国正在逐步推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相关政策,《“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对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提出相关要求。朱民表示,我国各地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思路和实践各具特色,上海在公共数据管理领域的政策和实践方面都走在国内前沿,通过平台建设、数据运营、产业培育等,加快实现公共数据、行业数据与社会数据的融合开发,可探索和想象的空间很大。


最后,朱民针对公共数据资产管理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构建生态。完善配套的法律、政策和技术措施,其中包括法律政策框架、数据门户平台、标准化授权协议等内容。第二,构建数据资产商业平台。如数据平台交易、数据银行、数据信托等主要模式。第三,构建估值体系。这是数据资本化的核心一环,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在成本估值法上做改革,优化估值模型,提供最公平的市场激励机制的估值法。


公共数据:开启数字经济的蓝海市场


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和利用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相较于企业数据,公共数据的质量相对更高。充分有效的开发、利用公共数据,不仅能有效盘活公共数据资产,也将有效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经济活动效率提升。有效探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能够极大地赋能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此前,为协助各地政府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工作,促进公共数据合规高效流通释放价值,清雁科技推出“公共数据运营管理平台”,围绕城市数据特色,提供一站式、一体化、全链条公共数据运营解决方案。



业内权威专家指导顶层规划用“咨询+产品+服务”助力政府把公共数据激活为一种新型公共资源,让城市中的经济主体可以依法收集获取、加工使用符合开放条件的公共数据,以形成数据资产,实现组织增值应用,突破政企数据互通壁垒,实现公共数据资源的高效配置交易流通,从而为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目的是深挖数据价值,普惠数据红利,从而推动数据要素市场的建设,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


清雁科技推出“公共数据运营管理平台”也旨在通过协助政府加强数据基础设施,致力于使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的数据资源实现有序汇聚,不同行业、不同机构的数据产品实现合规高效流通,不同参与主体实现对数据资源和产品有效利用。从而整体推动数据服务千行百业、深度融入社会生产生活,推动数据要素“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让公共数据放心“供”出来、“活”起来,以及安全“动”起来,为数据要素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来自:证券日报


END






HISTORY
/往期推荐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