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数字赋能·第764期】打造穹顶“慧眼”推动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
最新动态
【数字赋能·第764期】打造穹顶“慧眼”推动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
2025-01-094

收录于话题

#数字赋能




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遥感技术在水利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水利部基于数字孪生、智慧水利的建设需要,加速构建水利遥感卫星应用星座,大力推动“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体系建设,提升了“四预”智能业务应用算据支撑能力。

基于“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需求,苍穹利用自主研发的全国产化GIS、遥感平台独特优势,打造苍穹“慧眼”水利遥感服务平台(以下称:平台),实现多星数据下载处理、多要素自动解译、智能分析、快速制图、报告编制全过程的自动化处理及流转,全面提升遥感监测的时效性与准确性,为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灌区管理、河湖四乱监管等业务提供高效、精准的算据支撑,赋能“四预”智能业务应用。


01

提升应急监测效率 打造洪涝灾害监测即时服务

通过平台能够快速响应监测任务,启动自动化监测流程,数据获取后,实现小时级监测服务,满足应急监测时效性要求。动态监测灾前、灾中、灾后水体变化过程及淹没水体面积变化情况,结合受灾区下垫面信息,平台能够智能分析受影响道路、水利工程、村庄、人口等信息,为防洪调度、应急救灾及灾后评估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撑。


02

蓄滞洪区动态监测 全面跟踪行洪全过程

平台实现蓄滞洪区下垫面变化监测,当洪涝灾害发生并启用蓄滞洪区时,支持连续多日动态监测蓄滞洪区的水体面积、水深变化,动态掌握蓄滞洪区行洪过程,这种动态监测能够详细掌握蓄滞洪区的行洪过程,为防洪调度和应急救灾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不仅提高了防洪调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还为灾后评估和恢复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保障。


03

湖库常态化监测 赋能水资源优化调度


平台支持重点湖库常态化监测,通过长时序自动监测湖库水体面积变化情况,结合三维地形数据,能够有效分析计算湖库蓄水量,生成湖库水位-面积关系曲线,确保了对湖库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合理调配,为水资源的科学调度和应急调度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


04

遥感AI+专业模型 提升灌区立体感知能力


平台通过融合遥感AI与灌区专业模型能力,实现灌区种植结构的智能化自动提取、需耗水预测预报、作物长势分析、灌溉进度分析等,提升灌区立体感知能力,利用综合监测和分析结果,灌区管理者能够更准确地掌握作物的生长状况和水资源需求,优化灌溉计划,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05

“四乱”常态化监测 提升河湖监管能力


基于“四乱”智能提取模型,动态监测河湖水域岸线圈占、围垦、采砂场、岸滩边取(堆)土场、垃圾堆放、建筑物等疑似问题,对乱占、乱建、乱堆、乱采等违规行为及时发现,显著提高河湖监管、执法处置能力,确保河湖水域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06

遥感AI+物联网 综合研判工程风险


联合GNSS位移监测设备及InSAR卫星监测技术,实现堤防和大坝的工程安全状态监测,通过连续的InSAR监测,获取堤防的沉降、裂缝等形变情况,融合GNSS物联监测数据,提升工程安全监测及风险综合研判能力,助力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未来,平台继续挖掘新型技术与水利业务的融合创新,将AI和时空大数据技术与数字孪生水利体系深度融合,实现对水利对象全要素和治理管理全过程的智能监测和感知,发挥其在“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中的重要作用,为“四预”智能业务应用提供更强大的算据支撑,推动水利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为保障水资源安全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END






HISTORY
/往期推荐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