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展播(九)| 中国信通院:AI赋能的用户权益保护体系
2025-02-102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关于印发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名单的通知》(工信厅科函〔2024〕493号),公布了151项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典型应用案例。

这些案例旨在通过示范引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新型工业化中的广泛应用,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其中,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推荐的10个案例上榜,展现了北京市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方面的积极进展和示范作用。
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展播第九期:中国信通院AI赋能的用户权益保护体系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成立于1994年,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科研事业单位。中国信通院在5G/6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未来网络、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智能硬件、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前瞻布局,在国家信息通信及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领域的战略和政策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安全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支撑了网络强国和制造强国建设,以及工业互联网、互联网+、宽带中国等重大战略与政策出台和各领域重要任务的实施。
本案例是面向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者、分发平台、终端厂商、检测机构等行业上下游主体,以政策标准研制、评估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建设、数据汇集融合、产业协同推进为核心能力的AI赋能用户权益保护体系。该体系旨在利用大模型、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多模态、多样化的合规咨询、风险检测、代码生成、操作指引等“一站式”的个人信息保护解决方案,为用户打造安全、可靠的数字环境。

一是具备丰富权威的用户权益保护数据集,训练数据涵盖个人信息保护领域近10万条政策法规,100万余条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全国APP技术检测平台实时汇聚APP信息、检测数据等多维度数据,目前已累计,超过200万款APP(SDK)、50万余条用户反馈、2亿余条检测记录。二是打造自动化的智能风险检测引擎,突破多项核心检测关键技术,建成首家全国APP技术检测平台,实现200万/年APP的隐私收集、权限调用等行为的深度检测能力,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三是率先构建个人信息保护大模型服务平台,利用AI大模型技术,组织建设了全国首个集“政策解读、风险检测、安全防护、智慧问答”为一体的个人信息保护 “智御”大模型服务平台,为5000家APP(SDK)开发者提供服务。

在专项层面,连续多年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开展45批次APP用户权益保护专项检测,责令整改9739款APP,公开通报2978款违规APP,不断净化移动互联网服务环境;在技术层面,组织建设全国APP技术检测平台,发布个人信息保护AI大模型“智御”助手,形成监测检测、风险预警等能力;在协同层面,配合国家认证认可委开展APP用户权益保护测评能力验证,推动智御模型行业应用,引导企业规范向好。总体来看,AI赋能用户权益保护体系赋能行业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发展质量更高、后劲更足。
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展播第九期:中国信通院AI赋能的用户权益保护体系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